文官俑.jpg

— 秦文官俑 —

∣秦代(公元前221年—前207年)∣
∣2000年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园出土)∣

∣现收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∣

文官俑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0006陪葬坑(又叫文官俑坑),它们头戴长冠,身穿长襦,右侧腰带上悬挂着帖塑的削和砥石,袖手而立一派文官风度。没有铠甲、没有战袍,恭谦而立,低眉颔首微笑,双目下垂,腰挂书刀、背背砥石,整装在岗。非常写实,制作精美传神,栩栩如生。是已出土的六、七千件秦俑中绝无仅有陶俑。

文官俑1.jpg

这些陶俑所象征的身份和遗址坑的性质还有待研究,但对认识秦陵遗址内涵和秦代政治等都有很大意义。

2000年,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西南50米处发现了秦始皇帝陵K0006陪葬坑,目前,在此遗址上已建设开放了0006陪葬坑展厅进行原址展示。

认识秦始皇兵马俑

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,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陪葬坑。

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世界第八大奇迹”

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

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

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遗产名录》 

秦始皇帝陵外景 

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外景


兵马俑不能不知道的故事

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-1976年,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,秦始皇帝陵东侧1.5千米处西杨村南,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大型陪葬坑。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。1979年建成向国内外公开开放。 

兵马俑一号坑

1974年3月,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。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,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,即一号兵马俑坑。一号坑规模最大,总面积14260平方米,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,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。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。

俑坑2.jpg

兵马俑二号坑

1976年4月,考古人员发现二号坑,二号坑兵种更齐全,是秦俑坑中的精华,面积6000平方米,埋藏陶俑、陶马1300余件,由四个单元方阵组成,四个方阵由战车、骑兵、弩兵混合编组,严整有序,无懈可击。

俑坑1.jpg

兵马俑三号坑

1976年5月,考古人员发现三号坑,该坑象征古代的军幕,是军阵的指挥系统。面积524平方米。 

秦始皇三号坑.jpg

百戏俑坑

1999年3月,在秦始皇帝陵封土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一座陪葬坑,发现K9901陪葬坑。出土一件青铜鼎和11件陶俑。陶俑上体裸露,下着彩色短裙,与真人一般大小,姿态各异,根据文献对各种“百戏”的记述,以及这些陶俑的姿态,推测这些陶俑可能是为宫廷提供百戏表演的百戏俑,因而该陪葬坑暂定名为“百戏俑坑”。

“百戏”是古代散乐杂技的总称,表演内容极为丰富,包含扛鼎、寻校橦、角力、俳优等项目。从兵马俑出土的百戏俑陶俑姿态来看,这些陶俑表演的有扛鼎、寻橦、旋盘等技艺项目。

百戏俑1.jpg

百戏俑

文官俑坑

2000年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城以内、陵墓封土的西南角,发现了K0006陪葬坑,即文官俑坑。共出土陶俑12件,可分为袖手俑(8件)和御手俑(4件)两类,出土时陶俑已残破为碎块,与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相比,较显文弱,陶俑头戴长冠,拥有一定的爵位,故称文官俑。 

80112172546862.png

阅读 397 0


写留言
分享到


请先登录